您的位置: 首頁 > 集團新聞 > 業內動態 >
下面介紹五種可以在短時間內初步判斷一個企業有無投資風險且企業普通人員也能操作的法律盡調方法。一般而言,凡是通過這五種法律盡調方法得出投資風險較大的結論的,那后期就沒有必要再花費時間與成本在這個項目上了。
一、如存在大量不利訴訟情況,則投資風險很大
通過“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有關標的企業及其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的法律文書。如通過查詢發現標的企業或其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存在大量不利的涉訴情況,那投資該企業的風險就很大。
該方法所針對的查詢對象可以拓展到所有與標的企業有關系的關聯方,如標的企業的母公司、子公司等。結合這些關聯方的涉訴情況及對標的企業的影響程度,綜合判斷投資風險。
二、如存在大量有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原則上棄之
有失公允的關聯交易直接導致標的企業其他股東應得的利益被輸送給關聯方。一般而言,如果向關聯方采購價格多次及明顯高于市場公允價格或向關聯方銷售商品(服務)的價格多次及明顯低于市場公允價格,則可以得出有失公允的關聯交易大量存在的結論。
具體操作上,可以首先與財務盡調人員核實采購支出金額或銷售商品(服務)的金額,再看書面的采購合同或銷售合同上載明的對方當事人是否是標的企業的關聯方,最后與業務盡調人員核實標的企業與關聯方的交易價格是否是市場公允價格。
三、如果存在同業競爭的情況,則需要詳細調查
“一山不容二虎”可以形象比喻同業競爭的后果。現實條件下,在擬引進投資人的標的企業和自己完全控制的企業之間,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很難完全公平公正對待這兩個有直接競爭關系的企業,其后果就是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利用優勢地位將優質資源盡量配給給自己完全控制的企業,進而導致的結果就是引進投資人的標的企業被架空、業務量縮減甚至投資人投資不能回收的后果。
盡調方法為通過人員訪談或使用商業查詢軟件(如“企信寶”)調查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人或控股股東有無設立其他與標的企業主營業務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企業,如存在這樣的企業且該企業一直處于正常經營狀態,那么同業競爭的情況就是確實存在了。
四、如存在多次收入未入帳的情況,慎投之
應當歸屬于公司的收入卻進了關聯方的銀行帳戶,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這一行為不僅是財務混亂的表現,也是對公司非關聯方股東的權益侵害,更有甚者會被追究侵占公司財產的刑事責任從而導致麻煩不斷。
盡調方法為通過人員訪談或核查標的企業某個特定時期(如盡調前1到3個會計年度)的全部銷售合同,如發現多次應當歸屬于標的企業的收入被合同約定匯入非標的企業帳戶或無合同約定但實際上確也被匯入非標的企業的帳戶,同時也無合理正當理由的,那么可以得出標的企業財務混亂的結論。對這樣的企業,慎投。
五、如果非輕資產運營類企業的不動產資產為零,投資價值不大
相比較于輕資產運營類企業,非輕資產運營類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一般離不開土地、廠房等不動產,該類企業名下如果沒有相應不動產,則實力較弱,投資價值不大。
盡調方法很簡單,即通過人員訪談及核查土地使用權證、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的方法確認標的企業名下是否有相應不動產。
以上五個方法可以在短時間內初步判斷標的企業的投資風險。當然,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也不排除確實優秀的企業也會存在本文所述的種種問題,最終決定是否投資還是得結合標的企業的業務與財務狀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蘇豪投資 房蘇
上一篇 : 2017年可轉債市場回顧及2018年展望
下一篇 : 中國存托憑證(CDR)與獨角獸企業的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