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集團新聞 > 業內動態 >
1、什么是定向增發?
定向增發是指上市公司向符合條件的少數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行為。要求:
(1)規定要求發行對象不得超過10人;
(2)發行價不得低于公告前20個交易市價的90%;
(3)發行股份12個月內,如認購后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
簡單地說就是,上市公司向資本市場大佬募資,作為大資金的認購的對價,股價會比市場價格打個折,但一般要求一年之后才能拋售。
2、定向增發有哪些類型?
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最核心的訴求是募資,按需求分類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1)財務型定向增發,主要體現為通過定向增發實現外資并購或引入戰略投資者。
財務性定向增發其意義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有利于上市公司比較便捷地實現增發事項,抓住有利的產業投資時機。其次,定向增發成為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收購兼并的重要手段。此外,對于一些資本收益率比較穩定而資本需求比較大的行業,如銀行等,定向增發由于方便、快捷、成本低,同時容易得到戰略投資者認可。
(2)增發與資產收購相結合,上市公司在獲得資金的同時反向收購控股股東優質資產,這將是比較普遍的一種增發行為。
對于整體上市存在明顯的困難,但是控股股東又擁有一定的優質資產,同時控股股東財務又存在一定變現要求的上市公司,這種增發行為由于能夠迅速收購集團的優質資產,改善業績空間或公司持續發展潛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構成對公司發展的利好。但是具體利好程度而言,則要考慮發行價格與資產收購的價格。
(3)優質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并購其他公司,與現金收購相比,定向增發作為并購手段能大大減輕并購后的現金流壓力。同時,定向增發更有利于發揮龍頭公司的估值優勢,能夠真正起到扶優扶強的效果,因而,這種方式對龍頭公司是頗具吸引力的。以新華醫療為例,自2011年起,不斷定增收購各類同行公司,其自身市值也從50多億一路飆升至150億市值。
可見進行定向增發的公司大都用募集來的資金擴大產能、技術改造、收購優質資產、并購重組等,因此天然具備成長的基因。
3、定向增發的優勢
(1)上市公司角度
定向增發對上市公司而言有著獨特的優勢。首先,相比配股等再融資手段,定增不僅不會造成股價下跌,反而會明顯刺激股價上升。而且,上市公司定向增發新股不需要經過繁瑣的審批程序,對公司沒有盈利要求,也不用漫長地等待,承銷傭金大概是傳統方式的一半左右,節約了成本。這些特點使定增成為上市公司所青睞的再融資方式。
(2)投資者的角度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定增的價格往往大幅度低于該公司的股票市價,盈利豐厚,而且能夠深度介入上市公司,了解到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從而減少了投資的不確定性。
同時,上市公司一般會與參與定增的投資人簽署保底或回購協議,來保障投資人的收益。這些特性也是定向增發被投資者認為是“高收益、低風險”的重要原因,而近幾年我國實行定增的上市公司普遍的良好表現也進一步鞏固了投資者的這一想法。
定向增發從雙方面共同滿足了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需求,也因此成為了近些年上市公司再融資的首選方式。
4、如何參與定向增發?
為什么定向增發市場這么賺錢,散戶卻知之甚少呢?主要是定增的特點所決定:一是只有少數資金雄厚的機構或個人才能參與,其一個資產包一般需動用資金幾千萬甚至幾億元,散戶被排除在游戲之外。二是散戶對定向增發的專業知識不夠,與上市公司信息溝通不暢。三是有鎖定期12個月,高投機資本不參與。
對于散戶來說,要想直接參與定向增發,進入豪門游戲,必須跨過兩道坎:
一是資金門檻,定向增發動輒耗資數億,即使最小的也是大幾千萬級別,如果資金量不夠很難參與其中;
二是專業性門檻,從前期項目的調研溝通,到定增的報價配資,再到投后的管理對沖,處處都需要專業化操作,這對散戶來說存在較大難度。
因此,直接參與存在一定障礙,只能尋求間接路線,主要的方式是認購定增基金,即通過參與認購專業投資機構發起設立的基金份額來達到參與定向增發的目的,專業的投資機構包括公募和私募兩大類。
公募基金的定增玩法相對簡單,募集完散戶的資金后按照證監會的要求按照一定的倉位比例去申購上市公司定增,過程中基本很少用到杠桿、對沖等手段。
私募方式做定增方法則相對靈活:
(1)第一種根據是一次性募資模式。包括定增對沖基金,可以借助于信托、券商集合、專戶等。
(2)第二種模式是主基金嵌套子基金模式。該模式的包括兩層結構,先成立有限合伙企業,稱為“主基金”,負責投資于定增項目;再成立信托產品,稱為“子基金”,負責募集資金。
(3)第三種模式是先墊付后募資。此模式中,當定增資金需要交納而投資者資金還未完全到位時,對沖基金將先為投資者進行墊資代持,再進行募資,將項目轉移給投資者。
&
上一篇 : 政策藍海方興未艾——健康養老產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下一篇 : 中美期貨行業發展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