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集團新聞 > 業內動態 >
PPP很高冷?一文讀懂PPP產業基金模式
發布時間:2017-01-04 00:42:42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營模式,多用于基礎建設方面。PPP模式最早誕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歷經3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紛紛效仿、創新的模式之一。十八大后,各級政府紛紛出臺支持PPP項目的相關政策和管理辦法,使PPP模式從探索發展逐步轉向規范化發展。2016年以來,PPP類項目需求不斷擴大,入庫項目已超過9000起,同時,以PPP為核心的產業基金也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PPP產業基金為何物呢?簡單地說,就是通過產業基金投資PPP項目或運作PPP項目的運營公司,其基金上層資金結構多為政府、金融機構及運營公司多方參與,待基金存續期結束時,采用政府回購、份額轉讓等方式退出。從其本質屬性來看,PPP產業基金仍屬于我們熟知的私募股權基金,具備私募股權基金的諸多特點,所以并非想象中那般高冷。
PPP產業基金有哪些種類呢?談起分類,區分角度不同將產生各種不同的分類方式和類群,對此業內眾說紛紜。筆者習慣性地用兩種方式分類,一種是從基金的資金層面劃分,鑒別誰是發起主體;另一種則是從法律組織形式的層面劃分,沿襲私募股權基金的三種組織形式。筆者認為,事件的發起人往往也是利益的設計者,而法律組織形式多為其利益運作模式,PPP產業基金的運作本質離不開交易,而交易離不開利益相關者的關聯結構。
從基金的資金層面上劃分,一般可分為政府主導、金融機構主導和社會企業主導。
上一篇 : 企業并購是怎么一回事?
下一篇 : 2016定增市場年度解析報告